在智能卡世界,接触式智能卡的依赖性更强一些——它们需要被插入读卡器之后才能工作。被正确插好之后,智能卡的接触盘(可见的金属条)和读卡器内部的电子连接头建立连接,数据读取借此进行。
而非接触式智能卡则更为独立和高效,因为只需将卡片与读卡器面对面一秒钟便可完成识别。所谓非接触式的意思是:智能卡或密钥卡等在无需实质性接触的情况下将数据发送到读卡器。当持卡人将卡片接近读卡器时(距离可达15厘米)便完成数据读取,数据通过电磁场越过这段距离。
这种类型的卡片内含可与读卡器“对话”的芯片,采用无线射频识别(RFID)感应技术(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106Kb到848Kb)。这些卡片只需靠近天线便可完成读取,通常应用在必需快速处理交易或非人力操作的场合,如公交系统,该应用场所中持卡者甚至不必从钱包中拿出智能卡。
有趣的是,这两种智能卡的芯片功能基本上相同。接触式智能卡前端有一个直径约为0.5英寸的小型金色芯片。卡片插入读卡器之后,芯片接触到读卡器中的电子连接头,该连接头可读取芯片内的信息,并可以写入新的信息。
接触式智能卡符合ISO/IEC 7816和ISO/IEC 7810标准,这些标准描述了卡片的物理形状、电子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、电子特性、通信协议,以及发送到卡片和卡片回应的命令格式、可靠性和功能。接触式卡片不需要电池,其能量由读卡器供应。
非接触式智能卡则遵循ISO/IEC 14443标准。该标准定义了两种类型的非接触式卡——A和B——可实现长达10米的通信。大规模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的显著例子是香港的Octopus卡、巴黎的Calypso/Navigo卡和里斯本的LisboaViva卡,它们先于ISO/IEC 14443标准的出台。